全篇重點快速整理:
• 植牙手術過程很快,但植牙過程還包含術前 → 術後步驟,總共約 3 – 12 個月
• 植牙關鍵是「骨融合」:讓人工牙根和齒骨緊密結合,達到媲美真牙效果
• 植牙如果貪便宜,可能反而提高失敗率,整個過程都要重來
• 植牙,是現今取代缺牙最推薦的治療方法
• 植牙的好處:1. 顏值 2. 咀嚼 3. 發音
植牙是什麼?
植牙是「把人工牙根植進牙骨再裝上牙冠」,用來取代缺牙的手術。
植牙也是現代科技裡,表現最出色的缺牙治療方法,它對牙齒美觀、咬合穩定度,效果都是「極佳」。
植牙過程說明表
植牙過程表
缺牙不植會怎樣?
缺牙會影響顏質、讓發音不標準、破壞吃東西的品質。
缺牙,不只是「少了一顆牙」而已,還有 3 個後果:
- 顏值:缺牙會讓健康牙齒「走位」,連帶影響外觀
- 發音:缺牙時,講話發音會變得不標準
- 咬合:享用美食、咀嚼都要「好牙口」
缺牙的時候,隔壁牙齒會慢慢往空洞歪斜,空洞對面的「對咬牙」會慢慢外突,空洞位置的骨質也會流失。除了口腔健康,這些都會直接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和自信。
繼續放任牙齒歪斜、齒骨流失,後續的植牙治療空間更會被限縮,這些影響都不能逆轉。
所以如果缺牙,就要趕快補。
植牙組成元素
植牙由 3 個主要部件組成:
- 牙冠(假牙):模仿天然牙齒的外露假牙
- 支台(支台齒):連接牙冠和植體的金屬座
- 人工牙根(植體):像螺絲的結構,是假牙的根基,用純鈦、金屬製成
植牙過程要先裝入牙根,鎖上支台齒,再套上牙冠。
植牙費用
每顆費用大約是 8 – 10 萬。
植牙費用受到以下因素影響,患者必須作完全面術前評估,才能知道準確的植牙費用:
- 要植幾顆牙?
- 植前牙還是後牙?
- 牙醫師的技術、名氣、經驗
- 術前治療:補齒骨、補牙肉
- 植體、牙冠材料:純鈦、全鋯、合金
- 手術複雜度:治療牙周病、補骨補肉、全口重建
植牙的材料費用受以下因素影響:
- 人工牙根:約 6 – 10 萬
- 純鈦金屬牙根
- 二氧化鋯牙根
- 牙冠:1 – 3 萬
- 玻璃陶瓷全瓷冠
- 二氧化鋯全瓷冠:2 – 3 萬
- 全鋯冠
- 全金屬冠:1 – 3 萬
- 金屬混合陶瓷冠:1.2 – 3.2 萬
- 補骨費用
完整資訊請參考:植牙費用大解析,並親自諮詢牙醫師。
植牙的好處
植牙的關鍵,是讓人工牙根和齒骨緊密融合,造出媲美真牙的咬合功能和外觀。
它不像牙橋,需要磨掉隔壁臨牙的健康牙齒,植牙也不像活動假牙,把咬合力道往牙齦施加,植牙能單獨支撐咀嚼受力,刺激齒骨,維持牙齦和牙骨健康,避免流失。
植牙高度耐用。正常狀況的植牙牙冠能用 15 年,植進齒骨的人工牙根,則能使用終身。
植牙是現今臨床上最推薦的缺牙治療方法。
植牙這麼好,那爛牙直接拔掉好嗎?
不好。
就算植牙是最接近天然牙齒的治療方式,它依然有手術風險,也不能取代你的天然牙齒。植牙是「缺牙」的標準治療方法。但是拔掉健康牙齒組織,都是不得已的最終治療手段。
哪怕你的牙只蛀到剩一點點,只要牙根健康,醫師都會盡力保留組織、改成安裝牙冠(牙套)取代植牙作為最終手段。
施昆育醫師表示:
重視病人的牙醫,都不希望把你原本的牙齒拔掉。植牙是『最後』不得已選項。如果牙齒能留,就別植牙。
植牙 vs 活動假牙
許多人會好奇:植牙怎麼這麼貴?貴的理由在哪?為什麼不選更便宜的假牙?
大部分情況下,牙醫師認為植牙比活動假牙更好。植牙最難以取代的地方是它幾乎模擬真牙。
精準的咬合力學:
植牙和自然牙一樣,都是把咬合力道分散到鄰近齒骨,做完植牙能保持最好的「牙口」。
活動假牙則讓缺牙周邊的軟組織共同承受咬合力道,咀嚼體驗不如真牙。
滿意度最高的外觀:
植牙會貴,主要也貴在幾乎看起來跟真牙沒兩樣的牙冠。植牙的美學評價基本上是「絕佳」。
口齒清晰的發音:
完成植牙後,咬字體感和真牙幾乎一樣,安裝活動假牙想再把話講清晰,要花好幾週時間適應新的口齒結構。
植牙 vs 牙橋
有些不適合植牙的個案,就會改用牙橋作補缺牙的替代方案。比起牙橋,植牙有以下優點:
單獨支撐咬合,不影響周圍:
嘴巴的咀嚼力量其實很大,植牙和真牙都是每顆牙單獨支撐咬合力,咀嚼感受能和真牙相比擬。
牙橋因為沒有植進牙根,它的咬合力道是由臨牙分擔。
保留健康的牙齒組織:
安裝牙橋需要先處理隔壁臨牙:要先把完整、健康的牙組織永久性磨掉再安裝牙套。
植牙則不用動到隔壁的牙齒。
促進齒骨健康:
植牙的人工牙根會和齒骨結合,咀嚼的時候持續刺激齒骨、能避免骨質流失,保持齒骨完整。
清潔保養:
植牙的口腔清潔方法和保養跟真牙一樣,不需要拔下浸泡清潔,也沒有細菌進入牙橋間隙、造成健康牙齒連帶蛀掉或病變的風險。
延伸閱讀:牙橋植牙怎麼選?
植牙缺點和風險
植牙的主要缺點是它要動手術,還有它「不便宜」。
植牙風險
植牙的手術風險:
植牙是現今臨床治療缺牙最推薦的方法,但植牙手術還是手術:植牙病人要面對普通手術都有的風險:失敗率、復原期、併發症⋯⋯等。
植牙有很高的長期臨床成功率:98%。但這代表每作 1,000 次手術,就有 20 次會植牙失敗、需要重做。
植牙缺點:貴
比起其他治療方案,植牙並不便宜,每顆大約要花 8 – 12 萬元。
適合植牙的人
- 植牙需要有足夠的齒骨支撐,齒骨越厚實、強壯的人,植牙成功率越高
- 好的潔牙習慣是植牙成功的關鍵。潔牙習慣好,植牙成功率就越高
- 越年輕、健康的病人,需要連帶處理的問題少,植牙成功率也高
- 施作的醫師植牙經驗豐富、手藝精湛,植牙成功率越高
植牙過程:補骨
植牙能媲美真牙表現,關鍵是它讓牙根和齒骨緊密融合。如果人工牙根植在不夠厚實、骨量不夠的齒骨上,失敗率就會增加。
植牙前如果發現骨組織不夠,就要先「補骨頭」。補骨是用人工方法處理骨組織,加上骨粉或骨頭組織,以促進牙骨增生、提高齒骨質量。
補骨的完整說明:植牙補骨粉指南
植牙過程:補肉
植牙除了牙根,外露的牙冠也需要有足夠牙齦軟組織包覆。如果缺牙處牙齦退縮、軟組織不夠,植牙失敗率就會增加。所以需要事前補肉、治療牙周。
延伸閱讀:牙齦萎縮怎麼辦?
植牙過程:術前
術前評估表
患者植牙之前的狀況,會深深影響手術的成功率。
醫師會從患者的過去病史,整體健康狀況、生活習慣是否有包含抽菸、喝酒或吃檳榔,有沒有服用可能影響植牙手術或成效的處方藥或保健品等,來審核能不能動植牙手術。
牙醫師會用下表的項目幫病人進行初步的植牙條件評估:
生活習慣評估 | 考量的原因 |
---|---|
有沒有抽菸習慣? | 香菸的有害成分會影響傷口癒合 |
有沒有吃檳榔習慣? | 檳榔會加速口腔的纖維化,影響張嘴,限制手術施作 |
身體及口腔條件評估 | 考量的原因 |
有無糖尿病? | 患者容易引發傷口感染、癒合 |
有無白血病? | 有血液疾病和抗凝血藥物會影響手術的止血效果 |
齒槽骨高度和厚度 | 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補骨手術、補肉或鼻竇增高術 |
有無牙周病? | 牙周病的細菌太多會侵蝕齒槽骨頭,影響植牙穩定 |
是否服用骨質疏鬆藥? | 雙磷酸鹽類的藥物會加速蝕骨細胞,提高齒骨病變機率 |
是否有癌症化療? | 化療可能提高齒骨病變率,建議完成化療滿 2 年再考慮植牙 |
請依您實際的問診結果,由醫師的經驗協助您調整作息、習慣、用藥及治療,來評估植牙的條件。
術前口齒評估
進入植牙手術以前,醫師會先進行口齒評估和口腔攝影檢查,項目包含:
- 拍攝 X 光片:通用普及的設施儀器。單憑 X 光片無法看清牙齒底下的神經及齒槽骨,精準度不夠。手術時有可能會碰到神經及血管,所以除了 X 光之外還需要其他攝影檢查
- 電腦 CT 斷層:電腦斷層攝影可以彌補 X 光片的不足,可看清齒槽骨及神經分佈位置,也可對各種角度進行牙床數據丈量
術前牙齒治療
在動植牙手術之前,口腔的狀況包含蛀牙、牙周病等狀況,都需要先全部治療完成:
- 拔牙:
針對已是病灶的牙齒進行處置,確認已無法使用的情況下,牙醫師會先將其拔除,避免細菌影響植牙的癒合效果。 - 牙周病:
牙周病會因為細菌擴散,致使齒槽骨發生狀況,造成牙齒鬆動及脫落,而且牙周病容易從局部擴展到全口發炎,牙醫師必須先排除可能風險,才考慮為患者施作植牙。 - 處理蛀牙:
雖然植入的假牙不會蛀牙,但在植牙前,若其他牙齒有發炎及蛀牙的情形,也都容易造成牙周組織持續發炎,影響齒槽骨及牙齦的健康表現。
骨肉重建、補骨
為什麼需要骨肉重建?
如果把人工牙根比喻為房子,那麼齒槽骨就是穩定這個房子的地基,植體被骨頭緊密結合且包圍著,有良好且紮實的地基條件,才能使人工牙與真牙一樣堅固耐用。
對於齒槽骨先天厚度、深度不足的植牙患者,植牙可能會遇到植體的支撐力不足、牙根外露、牙齦退縮、或是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。因此,植牙前須先透過骨肉重建術,讓骨頭與牙周條件重新生長到理想的狀態,才能進行植牙。
骨肉重建術共包含「補骨」與「補肉」兩種類型:
植牙補骨
藉由在缺牙區域增添骨質,提供人工牙根/植體足夠的支撐力,在植牙手術前幫牙齒打穩地基。
如果患者的顎骨高度或寬度不足,補骨手術可以使用以下材料來促進骨骼再生:
- 自體骨:
來源是自己的骨頭。因為具有生長能力的造骨細胞,是補骨的第一選擇。 - 異體骨:
來源是別人的骨頭,一般為他人捐贈,或取自大體。 - 動物骨粉:
最常見的粉來源,來源為經過純化的牛骨豬骨(無機骨骼成分)。
動物骨粉較人骨更容易取得,但這種骨粉已經純化過,所以沒有再生效果(只能支撐,不能再生)。 - 人工骨粉:
鈣是人工骨粉的主要成分。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,所以不會引起自體排斥。
但人工骨粉本身不具有生長能力,所以須等人的骨頭先長,骨粉才能成功的完成骨融合。 - 骨生長因子:
來源為捐贈骨中萃取出富含生成蛋白的有機因子。
能幫助骨質融合,成份為礦化骨基質與骨生成蛋白。
植牙補肉
植進齒骨裡的人工牙根(骨釘)和外露的牙冠中間,必須保有一環健康的牙肉,才能降低植牙失敗率。
除了提高成功率,牙肉太薄或不均勻也會嚴重影響笑起來的美觀程度。
數據顯示:好的植牙,至少要有 0.2 公分的牙齦寬度。
如果病人的牙肉組織不夠,就需要從其他地方「補肉」,也就是軟組織移植。這可能會增加手術費用和施作複雜度。在植牙過程中,對牙齦和軟組織的處理「補肉」評估是必要條件,但也常帶給病人「隱藏費用、額外治療」過程的觀感。
事前了解植牙補肉的原理和美觀考量,植牙就能更安心。
如果周圍牙肉不夠,也會考慮移植上顎的軟組織,用來增厚牙齦、穩定軟組織結構和增進美觀。
前置手術後要等多久才能進行植牙?
大約需要 2 – 6 個月,有些個案的恢復期甚至能長達 1 年。
等到半年後患者可預約回診時,會再拍一次 CT 電腦斷層,觀察骨頭密合程度是否已足夠承受植牙手術,符合施作植牙的門檻,牙醫師才能執行植牙。
植牙手術過程 5 步驟
有了合適的植牙計畫,就能正式進入的植牙手術。
植牙手術階段可分成:1. 前置準備、2. 鎖入植體、3. 安裝支台齒、4. 印製牙冠、5. 裝戴牙冠,這 5 大步驟。
植牙過程圖
植牙過程說明表
以下表格說明植牙過程會施行的項目,以及需要花的時間。
植牙步驟 |
植牙過程 |
植牙過程說明 |
階段完成 所需時間 |
1 |
術前治療 |
確保患者的口腔是適合植牙,提高成功率。 治療患者現有的口腔問題,進行齒槽骨評估。必要的話進行補骨、補肉手術。 透過 X 光和 CT 斷層掃描檢查齒槽骨的高度、厚度、密度及骨量是否足夠支撐植體時,如評估齒槽骨過薄或密度不足,可能建議患者進行骨肉重建,以確保口腔有足夠的結構支撐新的牙體。 |
前置準備 有骨肉重建的話,約等 3 – 6 個月 |
骨肉重建 |
根據患者的口腔條件和需求,決定補骨或補肉。 |
||
2 |
鎖入植體 |
這階段會在齒槽骨內植下人工牙根。 |
植體手術到
牙冠印模,約等 3–5 天
這整個階段,總共需等 3 – 6 個月 |
3 |
安裝支台齒 |
植入植體後,醫生會裝上癒合帽或覆蓋螺絲。 確定癒合狀態後,醫師會把連接假牙的「支台齒」固定到牙根植體上。 |
|
4 |
印製牙冠 |
製作正式牙冠時,會提供比臨時假牙更多元的齒色和材質,確保牙齒幾乎和原本的天然牙齒吻合。 |
|
5 |
裝戴牙冠 |
最後一步就是將正式的牙冠裝到支台齒上,總共只要 20 – 30 分鐘,就能完成整個植牙手術。 |
手術完成到術後回診,約等 3 – 6 個月 |
注意:這篇文章的所有資訊,不能作為牙醫治療的替代品。精確的時間、成本、費用,只能親自到診間,由醫師完整診斷後才能確認。
植牙過程,手術 5 步驟
植牙的術前,齒槽骨條件評估的階段,如果醫師評估患者齒槽骨過薄、骨質密度不足,有牙齦缺失及萎縮情況,且可能影響植體的穩固性,為了確保口腔有足夠的結構支撐新的牙體,醫師會建議患者在植牙手術前,進行骨肉重建手術,讓移植的骨骼與自然骨結合且達到適合植牙的狀態。
補骨手術的復原期,需等待約 3 到 6 個月。而補肉手術的復原期,則約在 1 到 6 週不等。
1-1. 補骨手術
醫生會先施打局部麻醉,以確保手術無不適感。接著會從補骨的區域切開牙齦,露出齒槽骨,翻開牙齦皮瓣,仔細清除骨面上任何受損的組織,或可能存在的感染源,然後將補骨的材料(自體骨、人工骨、捐贈骨等)填到患部骨質不足的位置。
為了促進骨骼的再生並保護補骨區域,醫生還會在填充骨粉材料後,蓋上一層幫助保護補骨材料的再生膜,才把牙齦縫合。
補骨的療程約需 0.5~2 小時,癒合至少需要 3 到 6 個月的時間,實際的時間則看手術大小,恢復狀況而異。
在進入正式植牙手術以前,補骨材料會逐漸與原有骨骼融合,促進新的骨骼再生。
1-2. 補肉手術
醫生會先施打局部麻醉,以確保手術無痛進行。接著從自體取用(通常是上顎,或其他部位的小塊軟組織)或以人工生物材料(動物膠原蛋白膜、生物可吸收材、人造軟組織、基質蛋白等)移植到牙齦需要增厚的位置。
手術過程約 1 小時,患者在術後 1~2 週內通常可以安排回診檢查與拆線。
2. 鎖入植體
這是植牙手術的正式起始點,醫師會先為患者施打局部麻醉,確保患者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不適,才會接著切開牙齦。
待露出齒槽骨後,再使用專業工具在齒槽骨上鑽出一個為了置入植體所預留的孔洞。
接著將植體放入其中,確保植體穩固後,再裝上覆蓋用螺絲或是癒合帽以幫助傷口癒合。
確保植體成功置入時,會把傷口縫合起來,然後等待骨骼與植體的結合,這段稱為骨整合的等待期,長約 2~3 個月。
如果患者進行了補骨手術,骨整合的時間可能會再延長至 3~6 個月。精確的恢復期長短,則會取決於患者本身的口腔條件與身體的復原情形。通常牙醫師會盡量在一次約診的時間內完成一階段的植牙。
整個牙根植入過程,通常會耗費約 40 分~1.5 小時的手術時間。
3. 安裝癒合帽或支台齒
若醫師安排使用螺絲固定牙冠(Screw-retained crown),此階段就是二階段植牙。
醫師會在在植體植入後約 1~6 個月內,重新為患者施打局部麻醉、翻開牙齦皮瓣,將上一階段用的覆蓋用螺絲替換成癒合帽(healing cap)。
植入癒合帽的傷口,癒合期約 1~2 周。
4. 印製牙冠
在印製正式假牙之前,安裝癒合帽的前後,會有臨時假牙的製作。
若診所搭配的數位口部掃描機建模,就能讓假牙的製作更有效率,只要等待約3~5 天,就可以到診所檢查傷口、讓牙醫師把癒合帽取下。
最後,取決植體樣式,牙醫師會進行以下其中一種植牙手術收尾方式:一為裝上支台齒、套上做好的假牙,二是直接裝上包含支台齒的假牙,完成整個植牙手術。
患者從植牙的前置手術到完成人工牙根的植入,通常大約需要 2 – 6 個月的恢復期,有些個案的恢復期甚至能長達一年。
若有進行前置手術,半年後預約回診時,醫師會再拍一次 CT 電腦斷層,觀察患者的骨頭密合程度,是否已足夠負擔植牙手術,若已符合施作植牙的門檻,才可執行植牙。
5. 裝戴牙冠
把印製好的正式牙冠安裝到支台上與植體結合。安裝時間只需約 20~30 分鐘,就能完成整個植牙手術。
植牙過程:術後骨整合
「骨整合」是植牙手術的成功終極關鍵。
如果植牙手術之後,齒骨能和人工牙根「融合」,緊緊咬住讓植體不動搖,就能用很久。用多久呢?只要狀況夠好,人工牙根幾乎能終身有效。
圖片來源:Nature
術後風險與後遺症
植牙的成功率很高,但仍可能出現後遺症:
- 鼻竇炎:
主因源自於上顎齒槽骨高度不足,因其位置很靠近鼻竇腔。
若補骨不夠或判斷高度產生誤差,在植入人工牙根時,就可能造成植體刺穿鼻竇,引發上顎感染,造成鼻竇炎、神經血管或竇膜損傷等風險。 - 神經麻痺:
下顎有許多神經分佈,若植牙前沒有進一步藉由拍攝電腦斷層,幫助醫師更精準的判斷及執刀,在植牙的過程中若造成神經受損,後續會感覺如電流通過的發麻感、觸踫有尖刺灼熱感、牙齦或嘴唇感受鈍覺麻痺等情況。
術後緊急就診
回家如果遇到下列情況,必須緊急聯絡醫生或回診:
- 傷口周圍感染發炎,產生濃液。
- 嚴重且持續性牙齦出血及紅腫。
- 牙齒縫隙變大,植體鬆動且搖晃。
- 持續發燒不退。
植牙過程常見問與答
植牙有年齡限制嗎?
沒有。植牙與年齡沒有絕對關係,在國外連青少年缺牙也植牙。
年齡差別只在於傷口癒合快慢些許差別,對植牙的治療過程沒有差別。年紀很大時,齒槽骨會萎縮,缺乏地基,這時就得考量齒槽骨的寬度與高度是否足夠,必要時需植入骨粉或進行骨頭移植手術(來源)。
植牙過程會痛幾天?
植牙過程當下不會痛。因為醫師會先打麻醉藥。
等術後麻醉藥退掉時,3 天內都可能會有腫脹、悶痛和緊繃感,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。術後的腫脹感,約一週內就會逐漸消失。
植牙的傷口多快能恢復?
植牙手術後,傷口大約 1 – 2 週就會癒合,但在這之前,植體需要 3 – 6 個月的時間進行骨整合,等醫師確認植體與齒槽骨融合且生長完畢,就能幫患者安裝牙冠。
什麼時候能開始吃東西?
3 天之後。
植牙術後 24 小時內建議先不要咀嚼進食。植牙術後 3 天內,可以先以流質或軟質食物為主,如:牛奶、豆漿、果汁、優格、布丁、仙草、愛玉、茶碗蒸等。
植牙過程要多久?
需要 3 – 12 個月。
植牙手術過程,最長不會超過一個半小時(不含植牙的前置手術),如果是微創植牙手術,甚至可以在 20 分鐘內就植入完畢。
從就醫準備,到施打麻醉,直到傷口縫合結束,大約請假半天就能搞定。
植牙重要的是術前、術後的整體過程,從就診諮詢、植牙規劃、補骨手術、植牙手術、製作到安裝假牙,時間最短 3 個月到最長 1 年。
植牙過程包含哪些費用和項目?
- 材質選用
- 植牙顆數
- 手術方式
- 輔助器材
- 所在區域
- 醫師的經驗和技術
植牙價格區間只能提供作為約略參考,實際收費必須依據該醫療診所的收費標準為主。
植牙能用一輩子嗎?
(幾乎)可以。在正常使用且按照正確的潔牙方式保養,維持每日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的情況下,植牙的牙根是可以用一輩子的。
至於牙冠的使用年限,大約是 15 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