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sH9o0aJ (1)
Hamburger
Close Icon

sH9o0aJ (1)

植牙失敗怎麼辦?植牙失敗常見的六個原因

一、植牙手術前未經過完整評估

植牙當下的口腔內部粘膜非常脆弱,任何感染都有可能導致植牙失敗。

因此在植牙手術前,建議患者應先接受全面口腔檢查,確認是否有蛀牙,或是牙周病是否完全根治。

大多有過牙周病的患者植牙手術失敗,都是牙周病尚未妥善治療完畢就進行植牙手術,導致植牙體的周圍發炎。

此外,也需確認患者本身是否有服用慢性疾病藥物或其它處方用藥,經過完整評估,牙醫師才能確保植牙手術是否適合執行,且真正進行植牙手術後遇到問題,也能夠及時對症下藥。

而通常有以下疾病的患者,較不建議進行植牙手術:

  • 嚴重心血管疾病
  • 凝血功能不佳
  • 患有嚴重糖尿病
  • 肝腎功能不佳
  • 免疫力不全
  • 有放射線療法病史
  • 患有頭頸部相關癌症

二、口腔條件不符合植牙條件

植牙是以鈦金屬或者是其它合金所製成的人工牙根,技術源自於 1960 年代的瑞典科學家 Branemark 在實驗時意外發現,鈦金屬可以與骨組織緊密結合,並且與人體不會發生排斥或是發炎的反應。

然而,儘管台灣的植牙技術已經相當發達,口腔條件仍然是植牙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,患者必須要有穩固的人工牙根支持,也就是房子的地基必須扎實,後續安裝牙冠才能順利。

人工牙根與齒槽骨間的骨整合強度愈高愈好,如果齒槽骨本身空間不足,也就是地基不穩,建蓋在其上的房子就容易崩塌。這時就需要先執行補骨手術或是補牙肉手術,確認地基穩固後再進行植牙手術,人工牙根才能長長久久。

植牙需要適合的口腔條件才可進行

三、手術途中的突發狀況

植牙手術進行的當下,口腔是最脆弱的,任何突發狀況都可能造成植牙失敗。

植入植體就如同鋪路的過程,對於管線、通道不熟悉,或是植體距離產生偏差,都可能造成植牙手術失敗。

如果只是初期植體距離偏差、植體尚未完全與齒槽骨整合,通常重新安裝植體即可,但若是嚴重的誤差,則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遺症。

對於牙醫師而言,難度最高的就是植牙手術失敗、已經有不可逆傷口的患者,而這也是執行植牙手術時,需要選擇具備豐富經驗牙醫師的原因。

四、傷口修復期發生感染

牙周治療的補骨手術、補牙肉手術,或是正式的植牙手術都會產生傷口,有些人因為害怕清潔不當造成傷口感染,時常本末倒置避開清潔傷口,導致細菌在傷口滋生。

疾病、用藥,或者是衛生習慣,也都有可能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及感染的機率。

五、日常咀嚼以及飲食習慣

若患者植牙手術剛結束,植牙尚未完全穩固,平常習慣品嚐質地較硬的食物(如甘蔗、芭樂、高麗菜梗),或是以不正確的方式進食,比方只使用單邊的牙齒咀嚼,造成部分牙齒負擔過大,都可能造成植牙手術失敗。

植牙手術剛結束時咀嚼食物別過度著急,細嚼慢嚥、兩邊牙齒輪流咀嚼,並且避免長期吃質地過硬的食物,都能維持植體穩固,預防植牙手術的失敗。

六、口腔衛生習慣不佳

許多需要植牙手術的患者,過往都有牙周病的經驗,而牙周病的原因,多半是牙菌斑、牙結石長期放置沒有妥善清潔,並且每半年鮮少回到診間定期洗牙,最終才衍生惡化成牙周病。

口腔習慣不佳,容易再次引發口腔感染

若經過植牙手術後,口腔衛生習慣如同以往,細菌與食物殘渣都還是有可能再次引發口腔感染,或併發各種類型的牙周病。如非刻意用力咬合破壞牙冠,與齒槽骨相容的植體強韌程度通常如同真牙,並不容易輕易毀損。

各個階段的植牙失敗

一、植牙後立即出現的問題

植牙手術進行一到三個月內,患者可能原因為:

  • 植體的品質不良
  • 齒槽骨密度不足
  • 免疫力不足而導致傷口感染
  • 抽菸過度使香菸的尼古丁影響傷口癒合

二、骨整合期出現的問題

人工牙根植入之後,需要大約 2 至 3 個月,植體才能與自身的骨質整合(若有補骨則整合時間約為 4 至 6 個月),若整合完畢,表示植體可以承受咬合的力量,也就是在這個時期,牙醫會開始製作假牙牙冠。

植牙

但有部份骨質疏鬆症、貧血或嚴重糖尿病的患者,植體無法與自身的骨質完美整合,植牙自然就會失敗。

三、長時間使用後出現的問題

完成植牙後,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包括植體搖晃不穩或是植體周圍(黏膜)炎等。會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,最常見的原因是清潔保養不足與抽菸。此外,久未做口腔檢查、牙周病、口腔習慣不良(如夜間磨牙與多咬硬物等),也都是可能造成植牙出問題的原因。

植牙失敗的處置心態

面對植牙失敗,並不需要太過擔心,重要的是找出失敗原因對症下藥,就能獲得最好的解決。

以植體周圍(粘膜)炎為例,患者只要進行植體周圍清創或補骨修復,就能復原,不一定得拔除人工牙根、再次進行植牙手術。

一旦植入的牙發生任何問題,一定要與牙醫師討論找出妥善的處理方式,千萬別以為放任不管,植牙就會慢慢自我修護